主要方法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要方法

主要方法

1)基于顶层设计的“工程集成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反向设计实践体系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将毕业要求的实践创新能力指标点逐一分解,再将相关毕业要求映射到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课内实验、专业综合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进一步细化各环节中的实践内容多层次关联矩阵,为重组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依据。通过对应关系删除了能力支撑单一的课程设计,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根据各环节对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贡献度,赋予不同权重。通过整合集成、优化贯通各专业实践课程,将综合实践课程升级改造为工程设计项目,把方案设计、制作调试、分析改进及团队合作、创新精神、项目管理、自主学习等融合在项目设计、科技竞赛和研究创新训练中,培养设计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运用能力,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 基于顶层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

2)基于产出导向的全链条实践体系资源建设

从师资队伍培养、实验项目库更新、教学资源建设、实践平台完善四个环节着手,进行基于产出导向的全链条实践体系资源建设。1)通过科研反哺教学、产学协同育人,从科研和企业中凝练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了校内教师为主、研究生和企业导师为辅的实践教学队伍。2)教师团队依托国家级及省部级实验平台,将内容扩展至光电探测、量子感、智能感知、物联网技术、导航控制、智能仪器等前沿,更新完善实践教学内容;3)实践教学资源是实践教学的必要保障。各实验课程环节通过内容重构、线上线下结合,建设了丰富的资源,覆盖了实践工程背景、理论知识测试、仪器设备使用培训、实验过程指导等;4)实验室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创新精英研究院,已全面建成无人车、稳定平台、无人机控制等特色实践实验室。

 

2 全链条实践体系资源建设

3)基于评价反馈机制的多环嵌套过程化管理循环

针对实践能力培养中零散的过程性管理和单一评价机制,以过程化评价反馈机制为保障,形成了多环嵌套过程化管理循环。1)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对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定性评价,形成学用相长的体系大循环;2)将主干课程知识点贯穿到复杂工程问题中,以产出导向和实践目标达成度为评价标准,形成授课计划-过程监管-达成评价-反馈改进的实践课程中循环;3)采用项目管理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实施,建立分阶段分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过程实现-成果评估-能力评价”的过程微循环,建立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企业评价的能力评价方案;4)在实践体系大循环、课程中循环和过程微循环中引入社会和企业评价,形成校内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定性/定量评价和社会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实践环节评价机制。

 

3 多环嵌套过程化管理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