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1+N”种能力(即1种核心能力,N种拓展能力)的特色突出、复合型人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延期学习时间最长为2年,提前答辩或延期答辩要经过导师同意,学院批准,按照学校研究生院办理相关手续。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动力、课程设置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理念,打造具有“1+N”种能力(即1种核心能力,N种拓展能力)的特色突出、复合型人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国家重点学科、山西省一流学科、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为牵引,构建了“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科研平台”的学科建设机制,以及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内生力和拓展力的学科专业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环境,促进学科平台、师资队伍、规划教材等要素同步提高。
一、构建高质量导师队伍,保障培养质量
学院荟聚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首席技术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和山西省科技功勋、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晋学者、山西省委组织部拔尖人才、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等省级人才在内的79位高水平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创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科技部创新领军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国防科工局创新团队和山西省科技创新领军团队等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团队。根据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品开发等不同研究重点并结合横向、纵向项目特色分为多个课题组,每位导师牵头多项研究项目或课题。
学院以培养研究生“1+N”种能力即1种核心能力,N种拓展能力理念作为培养目标,所有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均参与项目研究过程,以每位导师为核心形成一个研究室,每个研究室以不同项目分为若干研究小组,学生根据研究兴趣、个人特点或项目分工各自承担相应研究项目,共同推进项目研究进展。这种以“导师(指导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为主体的金字塔型立体研究梯队分工明确,责权清晰,指导到位,学习高效,氛围融洽,不仅推进了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学科的纵深发展,也探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更为社会造就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构建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突出培养特点
针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构建协调发展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对学术学位研究生突出科教结合,强化知识更新力、学术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建立硕博贯通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交叉性,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突出产学结合,强化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和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专业学位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坚持需求导向,培养模式突出协同创新,质量保障强化内涵发展,形成有特色的“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培养体系。
三、校企协同,打造产学研工程实践体系
学院基于国家供给侧改革,以培养创业创新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为途径,通过分类指导、强强联合、创新模式,为行(企)业单位输送理论基础扎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加强学校与行(企)业的深度协同,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开展联合招生和联合培养,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实际社会需求,按不同专业学位类别或工程领域,打造特色鲜明、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方案。在设置课程时,为满足研究生在专业实践和课题研发中所需的专业知识,根据具体合作方向的需求定制课程。学院已经与在航空、航天、兵器、电子等领域的相关高校、研究所及企业建立合作导师培养模式,积极争取和利用与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机会锻炼学生。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进入科研机构进行短期的研究学习,借助社会力量来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其研究水平,通过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发挥学院特色优势,构建与相关专业学校、行业、企业的三种类型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为培养行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联合相关行(企)业、学校外地研究机构、地方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育人基地。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内容和要求,健全培养实践管理办法,加强培养实践考核评价,保证培养实践质量。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搭建学术工作交流平台,开拓研究视野
学院依托“电子测试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纳惯性传感与集成测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1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在教学及科研方式上,提倡学生独立学习,导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以及为其创造宽松的研究环境方面,并且在指导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科研为牵引,注重对研究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在课题研究牵引下的“学习―科研―学习―科研”发展链,实现了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课题阶段学生每周参加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会。主要是由研究生轮流在研讨会上提交书面研究报告,汇报课题研究的进展,介绍存在的问题和设想。导师和实验室内的其他成员都参与讨论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它导师可以了解、掌握和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及时调控研究方向、目标、及方案。其他学生则可以了解研究室的研究动态,扩大彼此的研究视野。报告者本人的研究能力也就随之逐渐提高。
学院重视专业学会的作用,鼓励学生参加学会举办的年会、专题会议。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牛津大学、日本大阪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半导体所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合作导师培养模式。并经常邀请外校、外国的教师以及学术名流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接受不同风格的学术思想熏陶。
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研究能力。课题组实行全体师生月汇报、研究室半月组会,重点汇报工作进展、项目思考和进度安排等,通过讨论和汇报机制,让所有人参与讨论和交流,集思广益,扩展研究广度和深度,以此推进项目研究进展和提升个人研究能力。
展望未来,学院会继续坚持培养学术创新强、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具有“1+N”种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培养质量和内涵为根本宗旨,不断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养具有强烈责任感、社会竞争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