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仪器与电子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系统设计综合实践》课程开讲了!
《电子系统设计综合实践》课程从2016年春季开启第一季持续至今,一直秉持紧密结合行业技术前沿,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设计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宗旨,坚持每年更新实践题目。今年制定了“基于FPGA的图像处理系统设计”“智能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基于高精度定位系统的车辆追踪行驶系统设计”“加工流水线机械手工件传送系统设计”四个综合实践题目。
通过本轮实践,将培养学生以下五个方面的实践与综合能力:
(1)将具体工程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并以项目方式进行组织完成的能力;
(2)物联网系统总体设计与应用能力;
(3)完成涉及到的总线协议设计、数据处理、系统集成的能力,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4)与他人分工协作并达到有效沟通的能力;
(5)调查、学习、应用业界主流开发环境与工具的能力。

图1 授课场景
《电子系统设计综合实践》首次课上,老师从学生开展动手实践的意义与作用、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考核要求、实践题目完成要求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述。
(1)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
在当前全球科技大发展、技术大变革的时代,学生更加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学好专业,提高动手能力,将来才能够在技术前进的洪流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有所建树。
(2)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
v 8个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用时20学时。分别由不同专业特长的老师针对数据传输、图像处理、工程实践等方面开展讲座,将前期专业课程内容结合实际工程需求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将工程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的能力;
v 3个专题实验
专题实验用时60学时。分别针对不同数据传输方式开展详细的数据传输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数据传输协议的制定方法,掌握数据传输过程的工程测试分析方法;
v 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用时88学时。学生通过分组动手实践,以小组的形式独立完成一个题目的方案设计、实物组装调试、运行测试、改进,完成成各阶段的报告,并通过实物验收与答辩。该阶段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分工协作、系统集成等方面的能力。
(3)综合实践课程组织形式

图2 课程组织形式
课程按照题目分组、指导分组、集中动手实践分组的形式进行组织。
v 题目分组
按照四个实践题目将同学分为四个大组,其中每3位同学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践题目制定的任务要求。
v 指导分组
本次实践指导团队由12位指导教师组成。每位老师负责指导4-5个小组的整个实践过程,包括:方案制定、报告撰写、实物制作、答辩材料检查、日常指导等。
v 集中动手实践分组
将全体同学分为两个大组,安排固定时间、固定实验室开展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通过精心安排的分组指导与实践集中指导,可以有效保证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高效协同,能够保证小组内部紧密协作,确保实践任务顺利完成,达到既定目标。
(4)考核要求
整个实践过程的考核包括:全过程的出勤、各阶段报告的质量、依据题目要求的实物达成度、以及最终实物验收与汇报答辩等环节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5)实践题目
实践题目内容均涉及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传输协议制定、有线/无线数据收发、远程控制等综合设计要求。
我们期待通过《电子系统设计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与动手实践,这一届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的同学们,能够真真掌握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工程问题解决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初审/初校:赵冬青
二审/二校:储成群
三审/三校:王红亮
仪器与电子学院
202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