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我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良好开展,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明确各级职责,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对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答辩管理办法的如下补充规定:
一、总体思想:
博士/硕士研究生准备答辩之前除导师认可、达到期刊论文要求外(见附件一),均需通过开题、预答辩、答辩环节,否则将不予上学位会。预答辩时需全文提交完整装订的学位论文,预答辩重点评议学位论文是否规范及其系统性和创新性。
二、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是论文工作的关键,是保证论文进度、质量的重要前提。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切实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工作,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特做如下规定:
第一条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写作论文的必经过程,所有研究生(含:博士生、硕士生)都应该在修完学位课程之后,通常在第三学期结束两周之前做开题报告。
第二条 开题报告主要检验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写作论文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检索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等。
第三条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导师、学科组(或课题组)所承担的国家、省部委等有关部门下达的研究项目或课题以及本人的研究特长,与导师协商,确定选题,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研,收集资料,制定学术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第四条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经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后,由研究生所在课题组及导师负责组织进行开题答辩。博士开题评审小组需至少5—7名学院博导参加,硕士开题评审小组一般由包括导师在内的3—5名具有高级职称专家组成。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开题后需按评审小组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并提交详细的书面修改报告,开题修改报告由各组秘书进行审核汇总,并将结果送至科研科。
第五条 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专家应当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主要评议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研究进度是否合理,研究生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论文研究等。其中评审小组对开题的评价包括:选题意义、实验条件、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计划合理性等,评审小组的审查结论应就是否同意开题给出明确结论,并指出应该注意的事项或修改意见,而且就论文密级给出具体意见。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方可进行论文撰写工作,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
第六条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经评审小组评审合格后,装订成册,一式三份,研究生本人、导师及学院各留一份。
三、学位论文预答辩:
博士研究生:
所有博士研究生均需在所属学科内参加预答辩,预答辩通过后方可申请论文评阅和正式答辩。预答辩委员会由院学位委员会成员组成,需至少5—7名学院博导参加。按预答辩学位论文水平分别打分汇总。博士研究生需按预答辩委员会每一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认真仔细修改后,并提交详细的书面修改报告及修改后的论文(保留修改痕迹,供学位委员会审核),经学院分学位委员会评审后及导师签字后,确定哪些学位论文可以继续参加盲审、明审、答辩、学位会等环节,没通过的缓期进行。
硕士研究生
学院统一组织完成申请预答辩的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审查。
预答辩由研究生所在课题组及导师负责组织进行。
研究生需按预答辩委员会每一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认真仔细修改后,并提交详细的书面修改报告及修改后的论文(保留修改痕迹,供学位委员会审核)。
四、学位论文答辩:
按学校、学院的相关规定执行。答辩前需完成查重、盲审及明审(硕士为双盲审)环节,一般在3月底前送审,5月中旬前完成所以环节(评审意见具体格式见附件二),答辩时需提交开题、预答辩、盲审、明审(或双盲审)修改报告(具体格式见附件三)。
每组答辩学生中得分最低的5%经院科研科组织复核后,确定哪些学位论文继续参加由研究生院组织的二次答辩、学位会等环节,没通过的缓期进行。
五、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导师负责制
在博士学位论文抽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导师将取消次年招生资格1年。
在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导师次年减招一名研究生。
该办法从即日起执行。
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
2016.1.23
附件一.doc
附件二.doc
附件三.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