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3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新学期伊始召开,为了深入领会本次会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确保会议精神在仪器与电子学院落地落实。学院领导班子及教授共30余人于25日在主楼1115会议室召开了分组研讨会,商讨布局学院在“十四五”期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奋斗目标,规划发展蓝图。
研讨会由刘文怡院长主持,会议在严肃且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了4个小时,全体参会代表围绕“创建双一流大学,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等中心思想,分别从高水平人才引进、高品质科研平台建设、高质量科研成果培育、高级别科研论文发表和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角度提出了大量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有幸邀请到了老校长祖静教授参会指导工作。祖老先生首先回顾了学院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指出要善于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和政策的红利,深刻认识学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体仪电人要以更高格局、更宽视野来谋划未来,推动仪器学科提档升级,成为山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国防科技的中坚力量。
郝晓剑书记提出了在学院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党建先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以第六轮学科评估提档升级为目标,要求大家对标对表、找寻学院目前的差距和不足、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和路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扬仪电人“勇于开顶风船,善于打攻坚战”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北大学乃至山西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仪电人要下好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跑出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度。
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国军教授从有效整合学校资源,加强科研平台提档升级建设,提升科研平台的集聚效应,优化科研团队的组织建设等角度做了发言,实现大家为中北大学发展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张志杰教授就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为创建“双一流”学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做了重点发言。希望中北大学能够实现干事有舞台,成长有空间、发展有动力有利局面。
秦丽教授提出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完善优化学科项目管理;构建以增加知识价值、业绩贡献为导向的绩效分配政策,让有贡献的人劳有所得、心情舒畅。
前沿交叉研究院和未来技术学院代表王志斌教授提出了,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面向未来进行前瞻布局,适应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形成有利于跨学科研究的新机制。
与会领导和教授们纷纷建言献策。分别从不同角度了提出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实落细,完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制机制;加强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优化研究生招生规模和结构,完善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健全导师责权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优化国防特色学科体系,实施军工+学科建设模式;催生大项目、构建大平台、产出大成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在校生参加跨境交换、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国际竞技等全面且深刻的建议。
刘文怡院长做了总结发言,提出了仪电人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强化学院的治理体系建设,完善研究决策监管机制;坚持系统思维,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快速高效落地;推进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人事管理制度、职称制度改革,修订完善绩效分配方案,激发教师活力;深化科研组织模式改革,培育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组建大规模交叉型科研团队,主动对接,争取融入“陆、海、空、天”科研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和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培育打造“三全育人”特色品牌项目;探索建立人才特区,实施“一人一策”的引才设想,提供“一揽子”资源配置;构建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刘院长最后号召全体仪电人:坚持实事求是,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坚持守正创新,拓宽高质量发展路径;坚持行稳致远,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为中北大学实现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征程中,贡献仪电的智慧和力量。


初审/初校:黄宁
二审/二校:杜瑞平
三审/三校:刘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