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 体感康复机器人 获奖级别: 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 参赛队员: 李宇璐 杨晖 徐月 作品简介: 我们推出基于体感技术的人体下骨骼可穿戴式康复训练装置。该装置通过检测人体姿态,捕捉患者自身上肢的体感信息,用以控制下骨骼康复装置带动人体训练,完成患者主动意识的运动训练,其能够精准的对人体动作的进行同步跟随,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完成康复训练,采用Kinect2.0体感器和基于MPU6050的手势识别模块进行体感信息采集,患者不需要佩戴过多的传感模块,使用操作更加简便。 |
|
|
|
作品名称: 基于uwb室内定位的无人化购物车云端应用系统 获得奖项: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 参赛队员: 张文魁 李嘉峰 王鹏 作品简介: 《基于uwb室内定位的无人化购物车云端应用系统》针对人们在生活中超市购物过程中出现的:购物结束后结账繁琐、手推购物车不够方便、对自己和目标商品位置不了解三个主要痛点问题开展创新攻关。基于UWB(无载波通信技术)技术实现了室内定位、自主跟随功能,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购物车价格信息自主识别、基于手机-购物车云通讯技术实现购物车商品的手机端显示、手机操控购物车等功能,并联合支付宝等主流支付方式实现自主结算。同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控制购物车实现自主结账、目标商品导航、避障、跟随等功能。在上述技术的支持下,大大提高了购物和结算效率,使云技术和人工智能更好的走进人们的生活。本项目团队今后还将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人工智能和云技术方面开发更多产品,将科技更好的致知于行,用科技方便人们的生活 |
|
|
|
作品名称: 基于ros的路径规划导航录播机器人 获得奖项: 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 参赛队员: 刘生虎 高伟琪 任昊誉 作品简介: 我们团队所创做的该产品是已小车为底座的智能移动平台以语音交互为基础,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并且它通过摄像机可以完成人体的追踪功能,在该平台上可以搭建手机支架平台实现人脸追踪功能,人在调整姿态的同时摄像机可以根据人脸的位置调整支架的位置,同时还可以搭建视频录像器完成户外记者或者是户外表演人体追踪拍摄功能,也可以放在教室完成自动跟踪拍摄老师的教学内容,方便学生下课的巩固和复习。 该产品是一款基于 stm32和80c51协调配合工作方式的人脸识别,主要是利用摄像头,人体红外感实现人体追踪,人脸追踪。同时加入小车底座,可以自由灵活运动。来完成各个支架对人体追踪拍摄功能。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局部哈希算法结合特征点与人体肤色的检测来确定人脸的方位,相比于以往的人脸识别技术我们还加入了人体肤色的检测,更加的人性化。同时可以适合室内和室外俩种应用场景,在室内可以完成地图构建和路径规划,可以设置拍摄路径进行拍摄。 |
|
|
|
作品名称: 导盲拐杖 获得奖项: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 参赛队员: 闫德利 张舒程 翟羽昕 作品简介: 盲人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残疾人群体,出行对于盲人来说是一种艰巨的挑战。导盲器具的的发展,对于提升盲人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盲人的辅助器具不仅提供了盲人生活及精神上的帮助,更能使盲人能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更好的融入到正常人的社会中去。本设计为一款智能导盲拐杖,能够探测前方与上方两个方向障碍,及时的给使用者预警,防止意外的发生。以及能够使用GPS实时定位用户位置,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将位置坐标信息发给监护人。 |
|
|
|
作品名称: 广袤田野,星芯之火-点燃乡村科技教育希望之光 获得奖项: “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 参赛队员: 姚大悦 范晓娟 李辉 李钰鑫 李天 李洋 郝文渊 吴寅慧 李宇璐 刘建军 高淑清 作品简介: “广袤田野,星芯之火——点燃乡村科技教育希望之光”公益项目于2018年启动,致力于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为乡村的孩子提供先进的人工智能教育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培养创新型人才。 通过与高校、企业、政府合作,我们采取一系列教育振兴活动:为中小学提供全套免费的人工智能教育、定期举办科技比赛,鼓励城乡之间的教育交流、提供以“以买代捐”为形式的学生科技作品拍卖通道,为社会人士开通奉献爱心的渠道等,团队目前已在右玉、怀仁等地区率先实施了教育振兴计划。去年12月,依据右玉县的实际发展状况,与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科技游学活动”。今年3月,团队前往怀仁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计划在2019年完成校内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造,课程教材免费供应,培养师资力量。我们这一年公益行动的开展,帮助乡村受人工智能教育人数达到约5000人,直接将接触科技教育的学生平均年龄由12岁提前到7岁,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累计培训出500位具备科技创新能力、达到STEM教师能力指标的优秀老师。 |
|
|
|
作品名称: 多功能消防报警小车 获得奖项: 全国计算机大赛优秀奖 参赛队员: 侯高普 徐泽辉 田聪颖 作品简介: 基于stm32的检测消防小车,首先车身部分,由STM32F103rctc控制系统,用亚克力拼接车体构架,14.8v航模电池供电,L298N驱动795大功率电机完成小车的行驶。 其次,小车装备MQ-2烟雾气敏传感器,多方位火焰传感器及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收集信号传给最小系统板,若收到信号,则有信号程度控制喷壶调节空气及控制火灾。 此外,小车还装备蓝牙,超声波红外,便于操控小车及向终端反馈小车位置,编写代码调试,完善循迹,远距离遥控及惯性导航等功能。完成对火焰及烟雾的识别对比,然后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例如,在小车检测范围发现可疑源点,对此地进行信号的收集,监测是否形成火源,对获取的信号,确定火源的程度,利用喷壶洒水降低火源危害。在小车工作的过程中,可利用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湿度,对周围空气进行自动加湿,达到舒适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火灾。 车体内部配置有蜂鸣器,湿度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车体周身环绕多个LED灯,用于遇火灾报警以及夜晚警示和照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外观,增加车体稳定性和美观性。 该小车主要用于有一定固定路线的火灾隐患区的巡逻,在巡逻过程中,空气湿度过低,则对空气适当加湿,检测到火源时,使用蜂鸣器报警并车身周围的灯会变为红色,以便及时控制火灾。 |
|
|
|
作品名称: 基于语音识别的智能报警呼救系统 参赛队员: 彭晓飞 李岩玻 张桐林 获得奖项: 山西省省级一等奖 项目简介: 本设计旨在设计一款智能报警装置。产品总体程立柱型,醒目易于摄像,且占地面积较小。产品通体呈醒目的红色,顶部垂吊由可平向360度旋转的高清摄像头,并且搭载红色蜂鸣器,立柱腹部设有话筒,扬声器,和醒目的按红色呼救按钮。产品搭载太阳能供电系统,避免了布置线路。内置微处理芯片,语音识别系统,GPS系统,支持触摸按钮报警和语音报警两种报警形式,一经触发,蜂鸣器立即发出巨大的报警求救声,同时接通与总服务台的视频语音交流通道,并发送求救点的位置信息,使得求救者可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合理有效帮助。为使因突发事件导致受伤人群能够及时得到救助,该设计在报警柱的底部设计放置了医药箱。只需用脚抵住医药箱下方即可翻转出来。同时医药箱可与柱体分离,从翻出的抽屉中取出,以便于将其拎至事故发生地点进行紧急施救 配套程序留有多个扩展接口,方便大面积区域内报警器的集中管理。并且能够非常直接在地图中显示每一个呼救点的位置,方便实施救援。 |
|
|
|
作品名称: 火灾湿毛巾供给系统 获得奖项: 全国计算机大赛省级三等奖 参赛队员: 张誉丹 王新宇 于奇 作品简介: 当有火情发生时,烟雾检测模块检测到烟雾立即开启报警模式,报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功能:1)通过gsm模块报火警;2)提醒现场人员着火;3)外侧安装的led亮,在烟雾中提醒人们我们的火灾湿毛巾供给逃生系统的位置。 在报警的同时,排风箱中的风扇开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烟雾,保证我们的系统周围的环境相对安全。 同时,人伸手进去拿会让光敏电阻检测到值小于我们所设定的阈值,此时通过单片机控制电磁水阀打开,上水箱向下水箱放水,这样供给的毛巾就是湿毛巾。 |

|
|
|
作品名称: 未来音乐——无弦吉他 参赛队员: 刘鹏飞 陈国峰 郑高远 获得奖项: 山西省省级三等奖 项目简介: 现在市场上流行吉他有木吉他与电吉他,木吉他发声原理是靠琴弦产生共振,振动波再与共鸣箱作用发出声音;电吉他弦震动,经过磁生电,电信号放大,再经发声电发出声音;近几年,随着音乐的发展,人们对音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发声设备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听觉感受。而本次制作的无弦吉他完全是通过传感器产生高低电平来刺激内置单片机,单片机产生的信号通过放大电路给扬声器,从而发出声音。声音的音量可以自行控制,音域宽,和声丰富简单,甚至可以奏出常规音乐无法演奏的声音(如歌曲、风雨声),这完全取决于单片机源程序中音色的频率,此吉他也解放了弹奏者的双手,使之免受琴弦割伤之苦,将有型的铜丝弦变换成无形的光线,符合未来科技音乐的展望,也大大降低了吉他的弹奏难度,轻松上手! |
 |
项目名称: 智能温控按摩口罩 获得奖项: 获得山西省计算机大赛优秀奖 参赛队员: 解昕澍 姜宁 马健 我们的作品针对于鼻炎患者,从鼻炎患者的需求出发制作一款既可以防雾霾又可以对温度湿度进行控制,为鼻炎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同时还具有通风功能,减少传统口罩佩戴过程产生的闷热感。特有的按摩功能可以对患者鼻部的迎风学等穴位进行按摩,达到缓解和治疗的效果。这款口罩还可以对口罩内外环境进行检测,可以实时了解空气质量和口罩内的湿度和温度。 |
 |
|
|
作品名称: 智能坐垫 获奖级别: 省级二等奖 参赛队员: 周锐 张啸天 汤丹 作品简介: 社会生活中,人们工作方式由工业化时代的站立式大大转变为了坐式,并且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导致了许多疾病的发生,同时,这也是一块没有被启发,利用的空间,对于对空间的利用和对人健康的着想,设计了这款智能坐垫。智能坐垫的主要设计理念是:对空间的利用最大化,充分化;对坐在垫子上的人的健康给予最大的关心;对周围环境的检测,将人和空间与周围环境相连,实现对环境与人的互相影响的控制与关注。 |
|
|
|
作品名称: ISay手语手套 获得奖项: 第五届赛佰特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2015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大赛(TI杯)华北赛区二等奖 参赛队员: 符满华 武鹏飞 马连骏 作品简介: 该作品针对聋哑人无法与正常人交流,正常人又鲜有能看懂手语的情况,设计了一款可以使聋哑人与正常人无障碍交流的手语手套,该手套可以捕捉手语动作从而翻译成语音。手套通过蓝牙与手机APP连接,当使用者在做手语时,手部姿态经采集电路与信号处理电路转换为字符串,源源不断传送到手机APP中,手机APP承担发音功能。 |
|
|
|
作品名称: MC2光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获得奖项: “杭 州 杯” 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 参赛队员: 武鹏飞 郑杨柳 王 博 作品简介: MC2光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提议中的公司,是一家集微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微加速度计,目前共有3个系列11种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特性检测、土木结构状态监测、地震记录、结构主动控制等领域,旨在为客户提供精准高端的产品和服务。 |
|
作品名称: NFC智能管家 获得奖项: 第八届l CAN 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 参赛队员: 孙畅 吕嘉玮 李志宏 姚俊宏 作品简介: 我们团队本着尽量降低成本,且能基本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原则,设计出以Arduino平台为控制核心的NFC智能管家。本系统使用Arduino平台作为控制核心,利用带有NFC功能的安卓手机,读取已经写好相应指令NFC标签,利用WiFi模块将NFC标签中存储的操作指令传送到Arduino控制板,然后由Arduino主控制板通过继电器模块等实现对简单家电的控制。实现了利用手机控制家电的开关的功能。 |
|
作品名称: 电磁组智能汽车 获得奖项: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华北赛区三等奖 参赛队员: 杨世武 朱强 刘志宇 邓 宏 作品简介: 本智能车是采用大赛组委会指定的B车模,以Freescale半导体公司生产的32位单片机MK60DN512VLQ10为核心控制器,用电感测赛道导线激发的电磁信号,AD采样获得当前的位置信息,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比赛。 |
|
作品名称: 电磁组智能汽车 获得奖项: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华北赛区优胜奖 参赛队员: 景伟杰 季淑媛 陈丹妮 作品简介: 本智能车是采用大赛组委会指定的B车模,以Freescale半导体公司生产的32位单片机MK60DN512VLQ10为核心控制器,采取两车追逐形式进行比赛,通过控制两车之间的距离共同完成比赛。 |
|
作品名称: 风力摆控制系统 获得奖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 参赛队员: 江南 武鹏飞 朱世林 作品简介: 风力摆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不稳定的、非线性系统。本设计在研究风力摆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其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可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在对风力摆模型认识以后,使用STM32微控制器结合PID算法给出信号驱动轴流风机,进而对风力摆系统进行控制,在摆动的过程中使用MPU-6050传感器采集摆杆角度,对摆杆反馈的角度进行处理,针对角度,角速度的方向,风机运行方向进行处理,运用PD算法调节摆杆稳度,PI参数调节风机速度,通过双回路PD\PI控制方案实现了对摆杆位置和摆杆偏角的同时闭环控制。 |
|
作品名称: 风力摆控制系统 获得奖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 参赛队员: 郑杨柳 石文艳 梁威 作品简介: 设计使用大功率涵道风扇完成的风力摆在稳定性上具有超常的发挥,所有预定动作都可以在1到2S内规范完成,且可以以反常规单摆周期运动。 |
|
作品名称: 光电组智能汽车 获得奖项: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华北赛区一等奖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参赛队员: 朱世林 江南 范海瑞 作品简介: 本智能车是采用大赛组委会指定的E车模,以Freescale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单片机MK60DN512VLQ10为核心控制器,用线性CCD检测赛道黑白线,获得当前传感器在赛道上的位置信息,两轮直立完成比赛。 |
|
作品名称: 基于MEMS微惯性器件的稳定三轴平台 获奖级别: 第九届ican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全国一等奖及山西省二等奖 获奖学生: 蒋孝勇 程壑 米瑞甫 杜睿 作品简介: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民用和军用设备的微型化、低功耗、多功能成为发展趋势。基于MEMS惯性器件的稳定平台具有上特点,它能够有效隔离运动平台扰动,使灵动载荷相对于某姿态保持稳定,不会因载体运动而使载荷发生运动。稳定平台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领域光电设备的目标准确跟踪,尤其在通信、制导、火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
作品名称: 基于TEDS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 获得奖项: “挑战杯”山西省一等奖 参赛队员: 江杨 作品简介: 本作品结合智能传感器技术和IEEE1451标准,设计了一套通用的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监测和反馈控制模拟系统,并重点对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自我识别和自我描述能力进行了演示,对传感器和执行器即插即用”的兼容性进行了实物的验证。 整个样机包括前端智能变送模块、网络适配模块、标准数据传输总线、上位机监测系统。智能变送模块是集采集信息的前端传感器或执行器、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电路、存储传感器或执行器信息的TEDS数据表格、与网络适配模块通信的TII接口于一体; 网络适配模块包括直接与前端智能变送模块通信的从网络适配模块和连接从网络适配模块与上位机的主网络适配模块,从网络适配模块包括多个TII接口和RS485接口,主网络适配模块包括RS485接口与USB接口; 标准数据传输总线包括RS485总线与连接TII口的数据线; 上位机监测系统能实时反馈传感器与执行器的信息以及实现对执行器的实时控制。 |
|
作品名称: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新型防盗报警系统 获得奖项: 第八届I CAN 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 参赛队员: 武鹏飞 于长涛 朱世林 江南 作品简介: 该防盗系统将安放在门上、保险柜里、物品表面、窗户上等地方,达到对物品的防盗功能,该系统基于三轴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应用于物品防盗。通过加速度计采集当前各方向加速度,在锁定情况下一旦加速度异常即启动警报和GSM短信报警。该作品应用于家庭、银行、办公室、建筑工地等地方,达到对物品的防盗功能。作品体积小、功耗低、可在断电情况下工作较长时间,达到对物品的有效保护的作用。 |
|
作品名称: 擂台机器人 获得奖项: “尚和杯”机器人大赛国家二等奖 参赛队员: 郑杨柳 吕福庆 作品简介: 机器人使用夏普红外传感器及光电开关作为主要探测传感器,使用STM 32 伪主控芯片,程序采用状态机构架, 并行处理人机显示器按键设备及主行动策略算法, 其控制板在经过多次的设计及改版后在运行中完全无故障记录,为最终获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该项目主要由语音识别模块、ZigBee 组网模块、STC89C52 主控模块、红外遥控模块、继电器模块、家电模块等组成。 |
|
作品名称: 千里眼 获得奖项: 第八届1CAN 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 参赛队员: 汪凯骐 陆紫钰 作品简介: 我们开发了一款易于操作的拥有可穿戴式控制器的同步机械手。该机械手能同步模拟使用者的手部动作,可完成较为精细的动作,用户只需通过可穿戴控制器,即可完成同步机械手的操作。此外,用户通过上位机软件和实时图像,远程同步操作,实现了物联网中的“千里眼” |
|
作品名称: 摄像头组智能汽车 获得奖项: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华北赛区一等奖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参赛队员: 章怀宇 刘晓杰 赵明宇 作品简介: 本智能车是采用大赛组委会指定的C车模,以Freescale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单片机MK60DN512VLQ10为核心控制器,用摄像头检测赛道黑白线,获得当前传感器在赛道上的位置信息,通过舵机控制车的转向,通过增量式PID控制电机,以较快的速度完美的完成了比赛。 |
|
作品名称: 双向DC-DC变换器 获得奖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 参赛队员: 邓 宏 张 哲 盛学锐 作品简介: 双向DC-DC变换器能把直流电转换成恒流电,然后对锂电池进行快速充电,可单独对负载进行恒压放电,当外部供电系统和电池供电系统同时对负载放电时,随着外部电压变化,变换器能在充放电之间转化。常用于不间断供电系统,如电脑供电系统。 |
|
参赛题目:双向DC-DC变换器(A题) 获得奖项: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
参赛队员:郝凯旋 闫达帅 韦添元 作品简介: 本设计利用MSP430F169控制芯片及TL494控制芯片,通过对双向Buck-Boost变换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检测,利用PID算法及PWM脉宽调制,形成电路的闭环调节,从而实现对电路中电流、电压的高精度控制。通过对电路电流及电压的检测,来分别实现过充保护及双向DC-DC电路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通过选用大功率、低导通压降开关管,降低开关频率,简化电路拓扑,采用零电压开关等方法来提高效率,并可在显示屏实时显示当前电路状态。
|
作品名称:头戴式体征探测仪 获得奖项:第八届1CAN 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 参赛队员:窦泽华 赵明宇 章怀宇 马瑞祥
作品简介: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体征探测仪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改善震后救援效率。本设计的思路是同时探测人体红外热辐射和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同时还有外界环境成像模块进行外部视频监控,通过主控制器将探测结果与外部环境信息进行视频合成,显示到显示模块上;此外所有模块均采用微加工技术,将本文所设计的体征探测仪做成眼镜的形状,实现了小型化,释放了救援者的双手,可以极大提高探测精度与救援效率。 它的外形酷似一副眼镜,其中集成了主控制器,外界环境成像模块,人体红外热辐射探测模块,人体心跳呼吸探测模块,显示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等主要部分。这种设计的先进之处在于它可以同时探测人体心跳、呼吸以及热辐射等生理特征,提高了探测效率,而且释放了救援者的双手,提高了救援效率。
|
作品名称:蛙眼 获奖级别:第九届ican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全国三等奖/山西省二等奖

参赛队员:邓宏 王竹晴 刘宁 刘文倩 作品简介: 蛙眼监控系统是一个运动目标检测系统,能够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运动物体的时候,系统发出报警声音,并存储相应数据,我们可以通过通过PC机的图片浏览器和视频浏览器对相应的数据进行查看。本系统还有一个特色是可以通过自己搭建web服务器进行远程查看,可以查看重要图片、视频段和实时视频流。该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灵活和信息内容丰富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市场空间广阔,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
作品名称:小球探索者 获得奖项:第五届赛佰特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2015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大赛(TI杯)华北赛区一等
奖
参赛队员:闫成龙 朱槐强 阚韶华 作品简介: 小球探索者是一种利用球体外壳滚动来实现自身运动的探测机器人。探索者采用重心偏离的方式为小球提供动力和对质量块的智能调速改变小球的方向。结合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小球方向和位移的精确控制。小球内部安装了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实时环境信号采集等。在外壳采用高科技新型材料的前提下甚至可以代替人类在极端恶劣环境下做一些探测和数据收集,为科学探测做出贡献。 |
作品名称:语音控制灯
获得奖项:第五届赛佰特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2015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大赛(TI杯)华北赛区二等奖

参赛队员:黄宪坤 武恩秀 作品简介: 该作品通过语音控制实现了对灯光亮度的控制和开关功能的控制、以及姿态的控制、并且实现了温湿度播放、始终播报、自动充电等功能。整个系统分为两部分: 台灯与太阳能跟踪充电装置。节能台灯以stm32为主控核心,其主要功能为照明。太阳能跟踪充电装置采用msp430控制器,当自身电量满载时处于“休眠”状态。自身的能量过低与台灯的“充电”信号可以将其唤醒工作,追踪太阳光,使太阳可以直射太阳能充电板,进而获得最大能量。
|
作品名称:钢琴机器人 获奖级别:第九届ican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全国三等奖及山西省二等奖
参赛队员:郭柯成 文志豪 王政 牛硕冉 作品简介: ENMF钢琴机器人是一款基于ENMF技术的,能自动演奏钢琴的机器人,是国内首台类似的机器人。它拥有88根手指,可以完美的演奏几乎任意一首钢琴曲目。钢琴机器人独特的结构,使得它能完成一些常人无法演奏的曲目。钢琴机器人的结构采用了双层结构,这样就能控制黑键和白键弹奏而不会相互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