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及支撑
效果及支撑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通过六年的建设与实践,《测控综合实践》将内容丰富为三个阶段、六个模块。第一阶段是实践模块概论,包括:立项论证技巧、文献检索综述等;第二阶段是压力、温度、加速度三类典型传感器,第三阶段包括无人车、稳定平台、无人机三类特色测控系统。实验室软硬件资源丰富,目前共有设备100余台套。并借助“学习通APP”上传98段视频资源,实现了线上线下课程库的建设。效果如下:

1)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课程获得广泛认可

目前年均培养测控专业学生180余人,累计培养学生1000余人。通过问卷调查,近年学生认可度逐年提高,近三年认可度达到87.9%、91.1%、90.7%。课程目标达成均在0.8以上,尤其是项目管理实践方面,达到0.9以上。意味着绝大多数同学凭借该课程使工程能力获得提升,也愿意接受新的授课方式。

表1 近三年课程目标的达成评价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课程目标6

课程目标7

课程目标8

目标内容

按需设计

非技术因素

创新意识

工具选择与开发

专业工具使用

环境影响评价

团队意识

项目管理实践

2018达成度

0.82

0.85

0.84

0.83

0.82

0.82

0.89

0.87

2019达成度

0.87

0.86

0.87

0.83

0.82

0.84

0.89

0.91

2020达成度

0.87

0.88

0.86

0.85

0.83

0.90

0.90

0.90

 

    

图1目标达成评价甘特图

图2 综合实践传感器设计

图3 综合实践传感器标定测试

   

图4 稳定平台与无人机系统综合实践

   

  图5 综合实践现场验收与答辩

 2)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丰富

学生近三年参加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获奖总计150余项,国家级获奖共计50余项,获奖总数和国家级获奖有了明显增长,多项创新成果得到山西青年报 、山西晚报等主流媒体的综合报道

涌现出三次获得“互联网+”国家奖并获200 万元投资的创新创业典型郝文渊、夺取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的段树文、创立新疆有熊智能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郑杨柳、成立嘉兴国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学生郭柯成等典型创新创业代表。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生考研率逐年攀升,保研质量不断提高。近五年,进入仪器类双一流高校深造的学生达到150余人,专业学生受到包括至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一流高校的广泛认可。

             

图6 部分学生参赛获奖

     

图7 获得主流媒体报道

3)教学成果与改革

近年来,课程获省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7项,见表2。《测控设计系统综合实践》获评为省级精品共享课程和中北大学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程出版教材《测控电路设计与应用(第3版)》2019年获第七届兵工高校精品教材

此外,课程不断改革创新,助力本专业在2017年在我校率先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使“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该实践模式已推广到本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多个重要场合介绍和推广综合实践模式,同时实践培养模式和质量保障体系被南昌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高校借鉴,成为学院对外交流的示范性窗口。

  表2 获批的教改项目

序号

年度

立项名称

负责人

成员

级别

1

2020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索

刘俊

张晓明、李    杰、石云波、黄  

省级

2

2019

面向新工科的三主任务驱动的四层次工科实践教学全链培养体系构建

郝晓剑

王艳辉、王文廉、王华梅、刘文怡

省级

3

2020

聚焦学科前沿促进科教融合的本硕博协同培养模式探索

刘文耀

石云波、邢恩博、戎佳敏、景宁

省级

4

2020

依托“iCAN”创新创业竞赛的“新工科”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改革与创新探索

曹慧亮

单彦虎、赵锐、邵星灵、黄堃

校级

5

2020

以学科前沿发展为导向的科研与教学融合创新育人机制研究

唐军

刘文耀、石云波、邢恩博

校级

6

2020

面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践模块的缩微智能车实践课程建设

申冲

赵锐、曹慧亮、赵东花

校级

7

2019

面向测控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测控电路设计》课程改革

高晋阳

郝晓剑、曹慧亮、黄堃、邵星灵

校级

8

2018

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导向的电子系统设计综合实践教学改革

张彦军

刘文怡、赵冬青、侯钰龙、张会新

校级

9

2017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测控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设计与评价

曹慧亮

刘晓东、郭靖、洪应平、董和磊

校级

10

2017

依托“创新精英研究院”创新实践平台的本科生实践教学模块体系建设探索

曹慧亮

单彦虎、黄堃、邵星灵、赵锐

校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