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登高处,用心也用情
2022年5月22至27日,有幸参加青海省教育厅主办,仁能达教育承办的职业规划大赛指导教师认证培训。有别于以往的是,这次培训针对职业规划大赛如何指导。
培训期间因身体原因没有同期培训完,待身体稍稍恢复之后每天补训,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课程。感受凝结成四个词:视野、登高、应变、定位。
视野
我校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已持续6年。6年中,赛制逐步完善,经验不断积累。从最初的让院系推荐选手直接参加学校初赛和决赛,每个院系均不能保证推荐选手人数,到目前初赛为院系选拔再参加校级复赛和决赛,每个院系均会组织宣传并举办院系选拔。这一步步的变化本让我们感到喜悦,而这次培训,打开了我的视野。不由地在心里给各位选手和指导教师竖起大拇指,真的太让人叹服了。原来职业规划大赛也可以做得这么艺术,这么有情怀,于无形中推动有形,不刻板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登高
古语云,登高才能望远。通过培训跳出了自己的程式化,看到了新天地,发现很多的创新创意在生涯活动中延伸,对于本就酷爱艺术的我,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心灵之门。同时深感职业规划大赛指导教师的使命和担当,并不是讲一讲规划书该怎么写、涵盖哪几个部分、结构该怎样、又该怎样做测试等等而已。所以,作为职业规划大赛的指导教师,需要对与生涯相关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的知识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才能更好地给与学生指导。
应变
生涯之学乃应变之学。“慢就业”“缓就业”的头疼,对我们发起的挑战就是需要在我们的工作中与时俱进、不断应变,才会有未来美好的呈现。看到很多省份和高校的作品展示,回头看我们的大赛依然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能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未来需要做的,一是职业规划大赛的指导应该从入校就开始;二是以理论为主的授课模式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三是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培养;四是有必要设立更多的实习、见习、实训基地;五是就业指导教师要多与专业教师、企业的HR联动。
定位
目标是引领,过程是意义。这一代学生的特点是生在互联网下,从小就从各种渠道了解了太多的道理和规则。对于大学时代的他们,更需要用“润物无声”地引领和推动,这是我们借大赛之名给与就业工作的定位。将职业规划大赛指导融入政策宣传、专业授课、人物访谈、日常活动等交流中,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内驱力,拥有更多的创新创意,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指导过程也应是育人的过程。我们总希望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所谓杰出,一定不单只学业优秀,还应具有优秀的品质。如今就业工作不好做,其实和我们的育人过程是相互作用的。身为高校人,每一位老师都与就业工作息息相关,而就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要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导、以赛促进、以赛促就的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能登高望远、用心用情、秉持真诚、做实用之事,努力提升、不断学习、以身作则,坚持引领,赋能增效,助己达人。
感谢青海省教育厅给我们就业人这个职业规划大赛指导教师的学习机会!感谢仁能达搭建的仁者赋能达人的平台!感谢每一位老师精彩的呈现和讲解!
一审/一校:时瑞妍
二审/二校:李纪敏
三审/三校: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