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工作,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项中心工作中起到全局性、保障性作用。纵观我党的发展历史,党员教育一直是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党员教育更要发挥实实在在的效果。
现实中,一些党组织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把党员教育当做任务来完成。最常见现象是:党组织书记在台上传达几个会议和讲话精神,把活动记录写好,便“大功告成”。这样“走形式”的教育未考虑党员感受,效果自然不佳。党员教育旨在发挥党员主观能动性,让党员自觉做先锋模范。所以,要发挥党员教育实效,须将“三请三让”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
课前“请”党员“谋篇布局”,“让”党员坐得住。各级党组织在年初时都要制定党员教育计划,确定全年党员教育活动的主题和载体,指导工作开展。此时,若不征求广大党员意见便“闭门造车”,拿出的培训计划必定是不具备吸引力的,自然效果不佳。制作计划时要“广开言路”,通过集中收集建议、微信询问需求、张贴征求意见公示等方式,广泛征求党员的意见建议,再结合实际拿出一份贴近需求、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计划表。按照这样的计划表开展党员教育,才能激发党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党员坐得住。
课中“请”党员“传道授业”,“让”党员听得进。现实中,党员教育教师队伍人手不足、来源单一是一些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难题。笔者听到过基层党员说,“几张面孔来回讲课,内容不新、覆盖不广,越听越无趣。”这几句“吐槽”是基层党员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真实写照。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基层党员中不乏致富带头人、养殖大户和农技能手,在充分指导的前提下,把他们请上台,“发挥特长”讲讲“接地气”的内容,“官话土说”谈谈对政策方针的理解看法,不仅能够抓住党员们的注意力,让党员听得进,还能够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广度。
课后“请”党员“建言献策”,“让”党员讲得出。一项工作要发挥功能,建立一套公正合理评价机制是必要条件,党员教育更是如此。党员教育要发挥出最大效果,绝不能开展了活动就画上句号,还需要写好党员评价这“后半篇文章”。一方面,每次活动后,可指定专人,通过面对面询问、发放评价表等方式收集党员的评价,及时记录党员反馈的意见建议,常听常改,不断优化教育形式、内容。另一方面,要建立考评激励机制,运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会等载体,让党员述学评学,把党员的评价作为教师评优的重要依据,倒逼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
总之,党员是党员教育的主体,要彻底摒弃“填鸭式”教育,真正请党员参与进来,让党员坐得住、听得进、讲得出,才能发挥出党员教育最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