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

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卓越工程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也是工科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2017年,“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相继实施,使工程能力培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主要载体实践教学环节也被推到改革的最前沿。

  围绕这一改革目标,仪器与电子学院与国内二十多所高校进行了充分调查与交流,分析发现仪器类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普遍在调动师生积极性、系统性以及能力产出导向方面存在共性问题。为此,对该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大力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指导教师配置偏少,单个设计时间短,题目综合性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极大地影响了对非技术因素能力的培养效果;

(2)实践教学内容不够系统,衔接性较差,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支撑不足,难以满足新工科对仪器类学生能力需求;

(3)过程管理与评价方式僵化,组织方式相对单一,产出导向不足,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和目标达成。

  2016年以学院提出的“2.5+1.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契机,以体系重构、模式创新为着力点经过反复论证、实践与总结,创建了“三全,三链,三融合为脉络的‘三三三 ’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取代原培养方案中分散的三个课程设计。其中,“三全”是核心内涵,即教师与学生全员参与、仪器类专业知识点全覆盖、跟踪学生项目执行全过程;“三链”是实施与扩展途径,即围绕人才链、创新链、技术链将师生关系有机统一,并将实践课程内容向多个维度延展;“三融合”是完善与升华措施,即通过与思政融合、多媒体融合、双创融合等形式将课程赋予更强的生命力。

      

 图1 仪器类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综合实践课程分散在一个学期内实施,组织形式上由集中到开放,内容由基础到复杂,由必做到选做。前期结合本学院在传感与动态测试方面的优势,广泛吸纳教师征集选题;中期紧扣学生能力达成导向,按照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及应用主线进行“渐进式”实践;后期注重形成性评价,利用实物/材料验收与总结答辩配合等环节,进行持续改进。实践过程包括实践模块概论、典型传感模块(温度、压力、加速度)、特色测控系统(无人机、无人车、稳定平台)三个阶段,覆盖了“测”和“控”的全部内容。第一阶段以专题讲座为主,后两个阶段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自由组队进行半自主实验,教师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从2016年实施以来,全面带动了师生教学理念、创新实践体系、课程逻辑的整体优化,加速了思政、多媒体、双创的良性融合,促进了仪器类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学生该课程目标的达成均在0.8以上,90%以上的学生认为工程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也获得大幅提升,近三年参加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获奖150余项,国家级获奖共计50余项涌现出三次获得“互联网+”国家奖并获200 万元投资的创新创业典型郝文渊、夺取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段树文等典型代表。多项创新成果得到山西青年报、山西晚报等主流媒体的综合报道。

2017年,支持测控专业在中北大学率先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是山西省唯一一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仪器类专业。2019年专业获批全国一流专业,并在当年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位列220余所高校的第7名。学院领导也多次受邀在全国性的院长论坛、高等学校高峰论坛上做特邀报告,介绍实践教学经验。该实践培养模式也被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借鉴,并在育人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